文人与园林

2019-04-18
起先园林是皇帝和王公贵族们打猎的囿,到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初级的池沼、土山,各国诸侯经营宫室园苑,竟相媲美。魏晋南北朝是“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转折点”。

从大环境上看,南北朝时期战乱频频,朝野动荡,手无实权的文人对朝政深感无力之时就对“自然”产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兴趣。

他们向往山野,寄情山水,这种向往,不是躲避战乱的归隐,而是积极地向山水借智慧和品性,以求在精神上与自然相近。但苦于不能真正地与大山大水为邻,又求在朝市中的清净,求精神上的“隐居”,于是圈起园子,盖起高墙,自己造山水,过上“不出城廓,而能坐享山林之乐;不下堂筵,而能坐穷泉壑之幽” 的林泉生活。

从这时起,文人和私家园林的关系就没有割裂过。唐代的王维、白居易,北宋的宋徽宗赵佶,南宋的俞征,元代的倪云林,明代的米万钟、文征明、文震亨,清代的石涛(微博)、张涟、张然、李渔都是造园运动的热衷者。崇祯七年,计成写成中国最早的和最系统的造园著作《园冶》,计成虽然受该书的出版者、投机政治人物阮大铖的牵连不受待见,但是《园冶》还是古典园林研究中非常重要的著作。

也是从这时起,园林完成了从“打猎”到生活美学,从实用价值到“道法自然”的精神价值的转变。


明张宏 止园图之一 | 美国洛杉磯藝術博物館藏


到了唐朝,文人对山水的热情越来越浓厚,积极参与营造园林,把诗画情趣与园林景物连接起来,因画成景、以诗入园,而国力昌盛,让皇家园林的造诣越来越高。至此,中国园林已大致成熟,宋朝又因为书画上写意的意味更浓,让园子也写意起来。直到明清两代,文人的私人园林达到了顶峰。

元末昆曲昆山腔创始人顾瑛,“卜筑玉山草堂,园池亭榭,饩馆声伎之盛,甲于天下。日夜与高人俊流置酒赋诗,觞咏唱和,都为一集曰《玉山名胜》,又荟萃其所得诗歌曰《草堂雅集》”他在昆山西乡邻近绰墩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园林别墅,总名玉山草堂,为的是筑巢引凤,招集四方宾客,弦歌相序,号称玉山雅集。



清 上睿《為友梅作行樂圖冊》(其四) | 縱29.4cm,橫38.1 cm
蘇州博物館藏

明清两代,私家营造园林已蔚然成风。“吴中富豪,竞以湖石筑峙奇峰隐洞,凿峭嵌空为绝妙。” “虽闾阎下户,亦饰小山盆岛为玩。”(《吴风录》) 

苏州画家叶放说道,“到了清朝,你看除了园林,从家具到瓷器,每一样都在往上加东西,圈椅的椅背上加雕花,瓷器上的图案越来越繁复,颜色越来越多,这在艺术上是走了下坡路的。上海的豫园,明代时修的好好的云墙,到了清朝,就把云墙改成了龙头墙,实在是不伦不类。”“在造园子这件事上,晚明的文人们状态最好。当时经济发展得好,收藏家多起来,文人不再以谈利为耻。也不寄希望于腐朽的朝廷了,就专心伺弄这些雅趣,像文震亨、米万钟,都是这方面的高手。手工业非常发达,江南这一代有名的匠人太多了,为苏州有这么多好园子打好了基础。晚明的文人是最幸福的,最懂得把才情放到修身养性的事情上,享受之余还留下了《长物志》这样的书。”




明 文徵明 《拙政园图咏》


明 文徵明 《拙政园图咏》

明朝中后期,苏州城中商贾往来,车水马龙。一时之间,城内奢靡富华之风兴起,大户人家四处攀比炫富。“翠袖三千楼上下,黄金百万水西东”,唐寅亲眼目睹记录下的盛世,一点也不比日后曹雪芹笔下的“白玉为堂金作马”味寡势淡。


明 張宏 《止園冊頁》(其六)| 縱32cm,橫34.5cm
美国洛杉磯藝術博物館藏

而和国中其他“土豪”所不同的是,苏州城内的大户之家总讲究一点“雅趣”。他们敲碎一排排金条,抖落一斛斛明珠搭起来的,却是一片嶙峋山石,床前明月,园林小池。在明代,苏州的私家园林共有271处,清代共有130处,到了现在,苏州共有大中小园林庭院共169处,几乎每座高墙背后,都藏着一片苦心经营又价值不菲的玲珑江山。文徵明《拙政园图咏》册页,用笔尖的勾染皴擦,为明朝官吏王献臣营构的一代名园留下了一曲颂歌。文人们留下的笔墨“大书于木,悬之中堂,匾取其横,妙联在直。”(李渔)



苏州紫颐堂古典家具有限公司

SUZHOU CHICTOWNCLASSICAL FURNITURE CO,.LTD
苏ICP备11032076号-1